北斗和GPS能有什么結果——解讀中美導航系統合作
12月上旬,中美雙方簽署《北斗與GPS信號兼容與互操作聯合聲明》(以下簡稱《聲明》),兩大衛星導航系統將實現民用信號互操作。

消息傳出后,引起部分讀者不解:兼容有何意義?是否意味著北斗將技術拱手相讓,GPS不勞而獲?中科院國家授時中心副主任盧曉春18日向科技日報記者解讀了此次合作。盧曉春表示,該協議的簽署具有歷史意義,將為用戶帶來更優質、便捷的服務。
此次《聲明》指出,北斗衛星導航系統與GPS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在國際電聯框架下實現射頻兼容,兩系統民用信號B1C和L1C實現互操作,用戶可以同時使用北斗和GPS民用信號,無需顯著增加成本就可以享受到更好的服務。
盧曉春介紹,根據衛星導航系統的工作原理,接收機需要同時“看到”至少4顆導航衛星,才能實現定位。如果使用單一導航系統,可能在某一區域上空衛星數量有限,冗余不足,一旦接收機與某顆衛星斷開聯系,會影響定位服務的持續性。北斗與GPS實現互操作以后,用戶用一臺接收機能同時接收兩個系統的衛星信號,如GPS衛星數量不夠的話,還有北斗衛星,定位的穩定性和精度會更高。
簡單來說,通過信號兼容,相當于把原本各自為戰的導航系統整合成一個大系統。目前,中俄也在推動北斗與格洛納斯系統的兼容互操作,已進行多次會談,收效良好。無論從用戶需求還是衛星導航系統發展來看,攜手合作是大勢所趨。
盧曉春介紹,除了信號,衛星導航系統之間的兼容協調還包括多個方面。
例如頻率資源。盧曉春說,國際電聯規定衛星導航的頻率必須在L波段一個有限范圍內,先到先得。在衛星導航系統發展初期,GPS一家獨大,占據了大部分頻段。格洛納斯也占用了一部分。北斗起步較晚,所剩頻率資源極為有限,需要按照國際電聯的規則,和先到者協商。2015年年底,我國與美國達成一致,在GPS發送信號的頻段內,北斗可以在不構成影響的前提下共用頻率資源。
同時,導航衛星受到軌道資源限制,因而星座軌位存在兼容問題。此外,各導航系統的時間系統、坐標體系都需要實現兼容互操作。
2006年,聯合國成立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國際委員會,目的就是協調各衛星導航系統的兼容性和互通性,促進合作發展。基于該平臺,北斗積極與其他導航系統開展合作。
盧曉春介紹,2018年1月,北斗和GPS將在我國進行第三次會談,繼續推動雙方的合作。“為此我們已經成立了4個工作組,分別負責兼容與互操作、星基增強、服務性能的監測評估以及應用等方面。”她說,“如果有新的合作意向和方向,我們也會繼續跟進。”
更多相關
用生命書寫測繪傳奇
54歲的解放軍某部高級工程師張民又出發了,這次的目的地是羅布泊。在這名老兵眼里,號稱“死亡之海”的羅布泊只是他野外作業的一個陣地。 野外作業,是地圖測繪的一項基礎性工作,主要作業工具是全站儀、畫...
測繪技藝多日苦練終有成,南方測繪杯拉開帷幕
西湖的雨、白堤的浪、錢塘的潮、蘇堤的柳、靈隱的禪、南屏的鐘……杭州,一座天堂般的城市!西湖,一個夢一般的所在!7月25日,在這仙境般的美麗華貴之城,在濃妝艷抹總相宜的西子湖畔,測繪地理信息人翹首以...
縱橫大鵬CW-100無人機:垂直起降的工業利器
縱橫大鵬CW-100無人機:垂直起降的工業級利器 縱橫大鵬CW-100無人機,是由成都縱橫自動化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研制的一款大型垂直起降固定翼無人機系統。它不僅是...
北斗三號短報文通信服務進入大眾應用階段
摘要:短報文通信是北斗系統區別于其他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獨有的特色服務。北斗三號系統短報文通信服務覆蓋中國及周邊國家和地區,具備低成本、廣覆蓋、高可靠和隨遇接入等特點,可對地面移動通信網絡進行有效補充...
全面解析:測繪科學與技術
一、測繪科學與技術學科內涵及學科范圍 1.研究對象:測繪科學與技術是研究地球和其他實體與時空分布有關信息的采集、存儲、處理、分析、管理、傳輸、表達、分發和應用的科學與技術。測繪科學與技術的研究內...
中海達RTK土方計算流程詳解
利用中海達RTK進行土方計算,是一項高效、精確的工程應用。其核心原理是通過采集施工區域前后兩期的海量三維坐標數據,構建數字地面模型,進而計算兩期模型之間的體積...
徠卡3D Disto在汽車傳感器定位校準中的應用
自動駕駛汽車依靠人工智能、視覺計算、雷達、監控裝置和全球定位系統協同合作,讓電腦可以在沒有任何人類主動的操作下,自動安全地操作機動車輛。汽車自動駕駛技術包括視頻攝像頭、雷達傳感器以及激光測距器來了解周...
“舊貌換新顏,喜迎亞運會”—— 徠卡3D銑刨應用于舊路改造
數字化路面銑刨進行中 項目難點——現有路面高低不平,平整度難保障 高爾夫路原有瀝青路面不...











環球測繪微信